焦点!2023护目镜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3护目镜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护目镜防止一些飞沫或血液等飞溅到脸部,因而对眼睛起保护作用,一般和口罩、手术帽配合使用,对头部起到全面防护作用。尽管当前中国疫情高峰已过,但国外形势仍不容乐观,因此国家颁布相关医用护目镜生产标准是市场发展前提,企业适时加大生产力度是市场发展助力。
护目镜通常注册Ⅰ类医疗器械,绝大部分产品是510K豁免的,实行的是一般控制(General Control),企业只需要进行企业注册(Registration)和产品列名(Listing),和实施GMP规范QSR820(其中一部分产品连GMP也豁免),产品即可进入美国市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医用护目镜作为一类特殊的护目镜,一般都是用作防止液体喷溅或者气溶胶传播,其一般都用于隔离留观病区(房)、隔离病区(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区(房)等区域,防止各类血液、体液、分泌物的泼溅、喷溅等。这类护目镜主要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在工作时防止各类型的体液、血液等液体的泼溅、飞溅。不仅如此,其在抗疫新冠、埃博拉、非典等大型病毒爆发时是必需品,对隔绝病毒感染有巨大作用。在这类病毒爆发事件中,就对封闭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会将气孔删去,做成全封闭式的。
常见的医用护目镜一般都是这种样式,容量较大,可以和近视眼镜兼容,透明材质保证视野的广阔。一般也会要求全密封不留透气孔,因为目前是秋冬季,所以对防雾的需求也比较高。
医用护目镜在疫前未发生前的需求不多,往往都是医院等单位直接采购,日常中人们很少会接触到,也因此在疫情初期,我们会遭遇物资短缺的相关问题。
但目前的医用护目镜市场比较混乱。我国目前的医用护目镜生产基本遵循《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GB14866-2006),并没有专属的标准,导致许多医用护目镜的各项指标及防雾性能达不到“舒适、安全、好用”的程度,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可以说,但从产品外形上是不容易辨别出护目镜的质量好坏,倒是防雾功能可以比较直接观察到。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护目镜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分析
我国护目产品生产主要采用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14866-2006《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该标准规定了个人用眼护具的光学、抗冲击、耐热、耐腐蚀、刺激性气体 防护等技术性能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适用于除核辐射、X 光、激光、紫外线、红 外线及其他辐射以外的各类个人用眼护具。根据护具的外形可以分为眼镜、眼罩和 面罩,镜片分为有机镜片和无机镜片两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眼睛护理需求的提升,人们对眼镜装饰和保护眼睛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各类眼镜产品的购买需求不断增长。全球视光矫正的需求非常庞大,是支撑眼镜市场最基础的市场需求。此外,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提升的移动设备渗透率及使用时间、消费者不断增强的视光保护意识、对于眼镜消费的新理念也将成为全球眼镜市场继续扩张的重要推力。
随着电子产品渗透率、使用频率和时长持续提升,消费者视力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防蓝光、缓解眼疲劳的功能性眼镜产品渐渐成为视力健康消费新需求。此外,防飞沫全封闭式护目镜、防雾护目镜、防灰尘骑行变色护目镜等多功能护目镜也成为出差旅行、骑车出行的时尚装备。
据最新数据,护目镜成为了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中的“黑马”,其销量在2022年达到了惊人的200亿美元,相较于2019年的15亿美元销量,增长了超过10倍。
这一巨大的增长源于新冠疫情的爆发,疫情导致全球各地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护目镜的需求急剧增加。除此之外,护目镜还广泛应用于化工、建筑等行业,因此其市场需求更加广泛。
在中国市场,护目镜的销量增长同样惊人。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达到了2,7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4.6%。其中,护目镜的销售额更是高达60亿元,同比增长了118%。
随着全球疫情的控制和各国经济的逐渐恢复,医疗器械行业的增长预计会有所放缓。但护目镜这一市场前景依然广阔,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中研普华产业院对护目镜行业进行了长期追踪,结合我们对护目镜相关企业的调查研究,对我国护目镜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赢利水平与企业发展、投资策略与风险预警、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重点分析了护目镜行业的前景与风险。报告揭示了护目镜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欲了解更多关于护目镜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护目镜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