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播报】记一对普通的老人
记一对普通的老人
——2023年清明祭
我以为,姥姥姥爷已经逝去了二十年,我已经不会再流泪了,我应该会平静地去祭祀、平静地给他们上坟、献花、上贡品、烧纸,平静地做这些事,但是,当我跪在他们坟前,火光熏烤着我,看着那些纸钱承载着我们的思念化为灰烬,尤其是姨姨们念叨着他们的不易,给他们汇报着家里孩子们的成绩,诉说着对生活的期望时,我不禁再次眼含热泪。尤其是姨哽咽着说:妈,我现在一个孩子都感觉很累,您那时候好几个孩子得多么辛苦啊时,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姥姥姥爷两位老人对我的恩德一幕幕浮现。我想,这就是咱们中国人清明祭祖的意义所在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姥姥姥爷和千百万父母一样,是一对普普通通的老人。他们生活在农村,育有8个孩子,最早的那两个男孩子小时候得病死了,后来的6个孩子都活了下来。那时候是一九二几年,疾病、土匪、战乱、贫困,没有吃的,无时不刻在威胁着普通老百姓的生命,但是他们都在苦苦支撑。在姥爷的表弟从事革命工作牺牲、抛下老母亲和唯一的幼子后,姥爷就从不多的口粮中挤出一些接济他们,扶持着艰难度日。如今那个当时的幼儿也是儿孙满堂,从某国有企业领导岗位上退休,安度晚年了。
姥姥姥爷是经历了咱们国家从战乱贫穷到安宁幸福再到富裕的整个过程的,以至于姥爷常常感叹:我是做梦都想不到,能有一天光吃大白馒头咽不下去。哈哈!现在生活是多么好啊!所以他教育我们后辈要热爱咱们的国家,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所以后辈无论是从事什么工作的,都是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成绩。即使是第三代已经走出国门,去学习他人的经验和长处,学成之后也毫不犹豫地回国、回家乡,建设好美丽家园。因为这里有他们的根,有众多亲人牵扯着他们的情感,离不开齐鲁大地这片热土。
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都是没有做出过多么伟大的事迹,但是我们祭奠他们,怀念他们,因为他们就是我们,他们是我们的根。恰逢清明,我的语言无法表达我的心情,就参照了网上的祭文来祭奠他们,祭奠千千万万像姥姥姥爷这样非常伟大的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而且,我选用了古文,我觉得这样才能表达我们中国人的传承。
时维清明,阳春融融。惠风和煦,祥云蒸腾。天高地远,万木葱茏。
追忆先祖,怀念列宗。克勤克俭,创业垂统。芳馨百世,千古留名。佑启子孙,福寿康宁。降吉降祥,岁岁昌荣。
贤才辈出,人杰地灵。孝悌耕读,知学知行。文武兼备,事业兴隆。
追念祖德,世泽品正。饮水思源,寻根问宗。世代不忘。祖宗神灵。
今逢盛世,共祭先灵。挥洒涕泪,衔哀致诚。列祖列宗,请享祭祀。
各位先祖,请受晚辈们三拜,一拜先祖泽被后辈,二拜先祖永垂不朽,三拜先祖佑我后辈。
我辈自当效仿前辈!勤奋努力,教育后辈。三叩首!
我姨们和舅舅纷纷表示了写得好!这就是我们的传承。我三姨还特别指出:还要继承咱家老一辈那种敢闯敢拼、勇于创新、勤劳坚韧、不怕吃苦的精神。我表示非常赞同。确实,姥爷年轻时为了吃饱肚子、为了养育孩子,挑着扁担走几十里路去当时的济南老城;为了乡亲们吃饱饭,带着大家打出当时最先进的动力水井;改革开放后,为了带领乡亲们致富,又带领大家搞竹编,用竹子做躺椅,做桌子,改善大家的生活。姥爷的优秀让他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想到妈妈经常给我讲的这些,所以我把祭文的最后一句补充为:我辈自当效仿前辈!敢闯敢拼、勇于创新、不怕吃苦、勤劳坚韧、教育后辈。三叩首!
我姥爷的名讳是:王绍洲 我姥姥的名讳是:李清河
2023年清明节
壹点号 那个谁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